博客
关于我
【Linux】程序地址空间,分段式、分页式存储理解
阅读量:48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7

本文共 78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程序地址空间解析

分段式存储机制与分页式存储的对比分析

程序地址空间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核心概念之一。地址可以被视为内存管理的基石,它通过将物理内存与虚拟地址相对应,确保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存取与访问。程序作为一系列指令和数据,编译后会经过地址编号,形成完整的虚拟地址空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内存地址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,通过地址编号系统可以精确定位至特定的内存单元。这一机制为程序执行提供了基础支持。

分段式存储是早期的内存管理方法,其核心思想是将虚拟地址划分为段号与段内偏移量两部分。通过分段与偏移量的组合,找到对应的物理内存段和偏移,进而得到完整的物理地址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但也带来一些局限性。其优点在于对编译器地址管理非常友好,尤其是对应段式结构的程序设计非常有利。但其最大缺点是未能有效解决内存碎片问题,无法充分利用内存空间。

与分段式存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页式存储。分页式通过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,采用离散的内存管理方式。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显著提升内存利用率。任何进程的不同数据段都可以分布在不同物理页中,从而避免了内存碎片的严重问题。同时,分页式还通过页表机制实现了对内存访问的严格控制,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
缺页中断机制则是分页式存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每当虚拟地址所指的数据不在当前物理内存中时,会触发缺页中断。这一过程涉及到内存管理单元(MMU)的介入,利用页表快速定位缺失的数据页,并通过磁盘套接字将其加载到物理内存中。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,还为虚拟화提供了内存隔离的基础作用。

分段式与分页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不同,而缺页中断则是联通两者之间的必要桥梁。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掌握现代内存管理体系至关重要。在实际应用中,分页式的内存管理方式因其更高的利用率而被广泛采用,但分段式仍在某些特定场景中依然有其优势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ijac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SpringBoot工程临时加一个分页的yml文件没有生效
查看>>
搭建的SpringMVC项目,404错误,确保代码正确的前提,可能是jar包没导进去
查看>>
flume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解决办法 (地址已经使用)
查看>>
基于递归的全排列
查看>>
前端笔试题总结(三) - CSS篇
查看>>
C语言字符型、整型和变量的长度
查看>>
OpenCV camshift目标追踪
查看>>
Redis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
查看>>
AttributeError: module ‘torch‘ has no attribute ‘gesv‘
查看>>
spring 的@ComponentScan 理解
查看>>
C++ e 神秘数组——vector
查看>>
day04_CSS选择器
查看>>
js 获取时间戳的方法
查看>>
C++ 底层语言的信仰-指针分类
查看>>
DFS
查看>>
爬取某瓣电影中你好,李焕英电影的短评并生成词云
查看>>
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
查看>>
An internal error occurred while showing an internal error.
查看>>
python基础语法
查看>>
const修饰指针(常量指针与指针常量的区别)
查看>>